但凡关注健康,有一类文章你肯定看到过——这就是在媒体和网上到处都有的「癌症若干大征兆」:
这样的文章不但总能看见,而且很多人还会主动上网查,经常挨条研究,往自己身上对一对,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癌症征兆」。
有防癌意识,值得点赞。但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癌症征兆」是真的吗?普通人看了这些「征兆」,就能够早期识别肿瘤吗?
能,又不能。
这些症状大多是靠谱的,但千万不要尽信这些「癌症征兆」。为什么?听我们讲几句大实话。
「癌症征兆」确实会伴随肿瘤出现
但太容易被当成小病无视掉
肿瘤会带来不同的症状表现。美国癌症协会提出过「CAUTION」标准,用 Caution (注意)这个词的七个首字母代表癌症常见的症状表现,经常被媒体当作「癌症征兆」进行传播:
这些要点大致涵盖了东西方各种高发肿瘤的症状。除此之外,长期未明原因的疼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反复感染、食欲减退、持续或者经常低烧,也是各种肿瘤经常出现的症状表现。
但要是尽信这些「癌症征兆」,你就输了。
首先,这些症状大多并不是肿瘤独有的表现。很多症状看上去像普通的小病,多数人很容易将其跟其他疾病混淆,或者直接无视掉;少数内心特别敏感的人,又容易对号入座,反而把小病当成「癌症征兆」,惶惶不可终日。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这些所谓的「癌症征兆」可不是什么早期征兆。出现这些「征兆」,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展壮大,到了中期甚至晚期。
「癌症征兆」往往到中晚期才出现
没出现这些征兆也可能得癌
肿瘤并非一日之功,从最初的癌前病变,到最后的终末期,往往要经过十到二十年时间,不断积累突变、产生癌细胞、扩大肿瘤组织。
很多恶性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癌前病变更是几乎没有感觉,直到肿瘤压迫正常组织、影响身体功能,才会表现出症状。一旦患者本人发觉,就已经到了中晚期。
下面这些常见癌症,在真·早期的「早期症状」分别是:
宫颈癌
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少量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异常、月经周期改变等,同样要靠筛查发现。
乳腺癌
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摸不到任何有型的肿块,需要靠专业检查才能发现。
胃癌
八成以上的患者在早期无症状,有症状的也仅有胃胀、消化不良等。
肺癌
早期可以无症状,主要的首发症状是咳嗽,也有呼吸困难、胸痛等。但出现这些症状时,肿瘤往往已经大到压迫气道和侵犯胸膜了。
肝癌
经常跟肝硬化混淆,且可以无任何早期症状。
胰腺癌
大多完全没有早期症状,到中晚期才会出现上腹痛、食欲不振等。
结直肠癌
六成左右无早期症状,出现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导致的黑便时,大多已到晚期。
食道癌
早期症状多仅有吞咽困难,以及胸骨后不适、食管内异物感等,而且程度轻微,往往自己意识不到。
总结一下:(很大部分)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无感。
所谓的「癌症征兆」算不上征兆,所谓的「早期症状」不早期,出现时,肿瘤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等出现「癌症征兆」才去看病,可能会贻误病情。
更令人担忧的,不做早筛,觉得自己平时「身体挺好」,遇到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的心态。很多肿瘤直到中晚期,才会出现这些类似小病的症状。此时如果再扛,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
早筛早诊最重要
「看征兆」对于早期发现肿瘤的帮助不大,副作用却不小。一方面,很多患者有了肿瘤却没有「征兆」,白白贻误病情;另一方面,没病却总是依靠一点点线索自我诊断,怀疑自己得了绝症的疑病症群体也不少。
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近些年来,各种肿瘤预防指南在识别方面,都在淡化「看征兆」,而不断强调用科学方法进行早筛。
基因检测对癌症早筛的意义
目前医学研究发现,癌症是一类基因病,癌症的发生与基因改变有关系。
如果能采用先进精准且人们容易接受的癌症早期筛查技术,提早发现癌症,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癌症早诊率,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有望大幅提升。而基因精准检测一直被寄于预防和治愈癌症的希望之一。
▼
- 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在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中应用有效的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的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并对高危人群及发现异常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管理的体检方式。其目的是提高恶性肿瘤的早诊率,降低因癌症引起的死亡。
1 、预测医学。在健康和亚健康时期就能够准确预测疾病的风险。
2 、疾病预防。疾病=内因+外因。通过对内因的了解,可有效地避免外因的影响,从而可降低患病的风险。
3 、健康管理。通过基因检测,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的疾病易感基因,就可主动的改善环境和生活习惯,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
4 、个性化医疗服务。通过基因检测,提示我们哪些药物要慎用,不但大大地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提高了疗效,更避免了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基因检测技术凭借采样安全、检测精准、可提早发现癌症踪迹等优点,已得到普遍应用,惠及众多人群。能够帮助提早发现癌症踪迹,实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防癌抗癌目标。